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基层动态

亭湖:创新利用二维码 地名服务智能化

发布日期:2025-04-03 18:01 [ ] 浏览次数:

自盐城市亭湖区2023年被列为江苏省“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以来,区民政局聚焦地名管理智能化转型,以“小二维码”撬动“大治理”,通过标准化赋码、数字化共享、品牌化运营,推动地名服务从“静态标识”向“动态治理”跨越,探索出“一码链城乡、一网惠民生”的乡村地名服务新范式。累计规范命名乡村道路125条,制作智能二维码路牌242块,实现地名信息“一码集成、一网通办”,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赋码入牌,打造地名“数字身份证”

全域编码,夯实数据底座。对全区5100条地名及兴趣点进行“地毯式”采集,依托遥感测绘与GIS技术构建“数字一张图”,集乡村地名信息于一体。利用二维码技术,为每条道路赋予唯一编码,生成含导航定位、文化故事、公共服务等信息的二维码“数字身份证”,实现“一村一档、一路一码”。

功能集成,拓展服务场景。在便民服务方面,扫码可查询实时公交、景点导览、水电缴费等20余项功能;在文化传播方面,嵌入“丹顶鹤湿地传说”“铁军红色故事”等78条地名文化短视频;在应急响应方面,关联气象预警、防汛避险路线,提升乡村安全治理能力。

破立并举,构建标准化治理体系

清单整治,破解历史顽疾。针对黄尖镇等区域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一地多名”“洋怪地名”问题,通过专项排查,梳理道路路名清单,借助二维码技术,制定统一的地名命名规则和标准,并将这些规则和标准融入二维码信息中,实现道路规范标准命名更名工作,推进地名规范标准化管理。

全周期管理,强化规范约束。开发“二维码路牌智能管理系统”,对地名命名、变更、注销实施全流程线上审批;建立多部门联合评审机制,由民政牵头,住建、文旅等8部门协同审核,确保命名合规性与文化延续性。

多元共享,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分级赋权,破除信息壁垒。搭建“地名二维码管理平台”,打通民政、公安、工商等8个部门数据接口,实现门牌信息等数据多部门之间“一码共享”。推行分级扫码权限,市民刷码可进入城市信息导视服务平台,查询公共服务信息;民警刷码可直达警务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采集;工商部门刷码,可获取企业信息;水电煤等单位刷码后,能查询该房屋的相应信息。

跨界融合,赋能产业发展。在文旅融合方面,二维码中嵌入“红色研学”“湿地观鸟”等6条精品路线导览功能,带动沿线农家乐增加收入;在电商联动方面,扫码跳转“盐东羊角椒”“黄尖菊花茶”等地理标志产品购买页面,助力农产品扩大销售。


来源:交汇点新闻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