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图片资讯

回望2024:盐城民政奋力谱写民生幸福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1-07 18:22 [ ] 浏览次数:

2024年,是盐城民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赋予民政部门新的使命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盐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这一年,盐城民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问题导向,让更多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这一年,盐城民政以强烈的使命担当、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工作作风,持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这是我市民政部门建市以来首次荣获此项殊荣,也是全市民政系统获得的最高荣誉。伴随着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一幅民生幸福新画卷正在盐阜大地上徐徐展开。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忠诚政治根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民政部组织的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征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是全省唯一获评一等奖的地市级民政局。

抓好集中学习,认真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细化教育计划,班子成员现场指导党纪学习教育16人次。为每名党员发放《条例》纸质单行本和电子书,举办专题读书班,深入开展研讨交流。邀请市纪委监委第十二派驻纪检组组长、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进行专题讲授。扎实开展“510”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新晋升晋级干部赴盐城监狱开展现场警示教育。联合派驻纪检组共同制定下发了《全市民政系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事业产业联动打造幸福养老高地

加快建设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被《新华日报》头版以《老有颐养,绘制幸福晚霞图景》专题报道。《强化系统思维 坚持因地制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被《中国民政》作为助餐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新华网以《老人有需求、企业有活力》为题报道我市的养老事业产业联动工作。盐城市成功争取到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全国共50个城市,全省仅2家,将获得2000万元的项目资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8月份,我市老年助餐工作被民政部作为十大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连续三年开展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24年建成10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长者幸福食堂、100个幸福助餐小院、10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0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拓展为1000075-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开展盐年益寿·幸福助餐行动,年度服务老年人就餐600余万人次。实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培训43615人次。在重点养老机构50米范围内建设消防执勤点,筑牢安全防线。

推进事业产业联动发展修订长者幸福食堂和城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助实施细则,吸引优质养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养老产品租售产业,联合多家企业,开设盐年益寿幸福颐养连锁超市。推进银发经济区域合作,举行银发经济项目推介活动,12个省市民政部门、68家知名康养机构来盐,共商发展、共享优势、共通标准、共荣市场。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2360万元,我市申请适老化改造的老年人家庭1.27万户,改造完成2369户,整体进度处于全省前列。会同资规、住建等部门印发养老服务用房配置五同步实施办法以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市2254个新旧住宅小区已全部按标准配建到位。

守好民生底线助力推进共同富裕

构建大救助格局提升兜底广度创新打造盐途有助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盐城市被列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城市。在全省首创成立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横向联动64家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纵向贯通市、县、镇、村,构建起全覆盖的大救助格局。开展服务类救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制度,为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口提供风险防范服务类救助和兜底照护服务类救助,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模式。

落实扩围增效提升民生温度用好一事一议,用准家庭经济核对尺度,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培训,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今年7月起,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780/月。今年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次、共计1612.2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4.8万人次。

动态跟踪救助提升帮扶力度每季度对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1万元、非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3万元的进行逐一上门核查,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广泛发放救助惠民政策明白卡·幸福码,在我的盐城”APP上线盐易助一键救助申请模式,并实现省内通办。为低收入家庭发放一次性高温电费补贴,对11.4万名困难对象巡访关爱。建立全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四方协议责任人电子档案,随时调度抽查照料服务责任落实情况。继续实施民生托底救助保险,按时理赔到位。

注重优质高效优化专项事务服务

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在全省首创儿童服务类救助模式,继续将爱心守护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困境、留守儿童明确爱心守护人,每月上门探访交流一小时。指导编制的《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规范》通过国家评审并立项。会同市委网信办等16个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联合政法委等8个部门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实现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举办盐之有爱 共护未来第二届福彩杯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我市儿童主任队伍能力水平。

稳妥推进婚俗殡葬改革积极打造盐之有爱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开展盐之有爱·福满人间中式结婚誓词推广和中国福利彩票公益宣传活动,为浪漫添彩,为婚俗改革助力。全省率先制定《殡葬流程及服务标准化管理细则》,全市殡仪馆全面实施“1234”工程,通过一站式”“二维码”“三平台”“四公开,服务更加规范、透明、便捷。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以《盐城,办好群众身后事》大幅专题报道我市殡葬改革工作成效。

有效保障残疾人福利与市卫健、公安、残联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残疾人两补信息比对,及时发现处理存疑数据。建成10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持续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精康融合行动

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基层社会治理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个一批创新成果推广点15个,8个社会组织活动案例获评江苏省社区社会组织优秀案例。指导749家社会组织完成变更登记工作,为587家社会组织完成换届备案,注销社会组织67家。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4000余个,开展乡村振兴帮扶项目35个,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受益人数6000余人。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调研备案管理的通知》,对行业协会赴基层调研提出明确要求,将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扎实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启用盐城市人民政府地名审批专用章。制定出台《向党委、政府报告地名管理工作重大事项清单》《盐城市标准地名公共服务应用巡查制度》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地名管理制度体系。落实第五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沿线地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乡村著名行动,采集地名上图4.43万个,助力出行导航、快递投送、电商运行等乡村便民服务。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市属慈善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通知》,从重大事项报告、重大活动风险管控等六个方面进行规范,被省民政厅作为制度创新成果报民政部。建设24小时便民服务爱心驿站和日间爱心服务网点,为城市工作者提供纳凉取暖、喝水歇脚、困难救助的港湾。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2025年,市民政局将坚持以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为新的起点,永担的精神、永续的劲头、永葆的作风,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完善四个体系,强化两个着力,以实干实绩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盐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