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建湖:坚持“三个聚焦” 助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近年来,建湖县坚持“三个聚焦”,探索满足特殊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物质+服务”救助方式,打造“‘建’真情·‘救’在身边”品牌,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聚焦实现“广覆盖”向“可持续”转变。坚持公益属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多举措实现物质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居家服务。为全县3900多名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和支出困难型家庭等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每月按照等级提供1.5-15小时助洁、助餐等服务。强化安全守护。完成1123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150名困难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及烟雾报警器,健全“县、镇、村、亲属”四级响应机制,提供24小时应急救援服务。共享资源链接。引导养老、医疗、卫生、家政等60多个市场主体、资源商家,吸纳阳光义工、建湖同城、爱建湖公益联盟等志愿组织共同参与救助综合服务,形成多元化社会救助格局。
聚焦实现“兜住底”向“兜好底”转变。在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困难群众更高水平的服务需求。设立特困护理院。内设绿康康复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县财政每年投入县特困人员护理救助专项资金,为城乡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等方面保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人员给予照料、护理服务,对入住特困人员集中护理院的重度、中度的特困对象,按照集中供养的标准上浮30%给予护理补助。配置互助睦邻点。秉持“自治、共享、互助、为善”工作理念,新建养老互助睦邻点30个,配设银发顾问、睦邻议事、积分兑换、物品置换、长者食堂等专区,开展养老咨询、结对帮扶、探访关爱、邻里互助等活动,打造家门口集“医、养、食、娱”为一体的综合为老服务场景,守护好老人的“夕阳红”。织密幸福助餐网。建成运营33个老年幸福食堂,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构建“养老+助餐”一体平台,完善对特困、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分类补助政策,实现助餐服务与文体娱乐、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协同发展,既让特殊困难老年人吃得起,又保证助餐点稳定客源,让老人感受到“舌尖”幸福与生活幸福“二重奏”。
聚焦实现“授人鱼”向“授人渔”转变。通过链接资源、赋能提升、就业引导等方式,激发挖掘潜能、提升自我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强保障。对有就业需求的人员,会同县职校、技工学校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增强困难群众内生源动力。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通过细化就业成本抵扣、落实收入认定项目、豁免医疗刚性支出等优化政策供给,适度扩大保障面。资源统筹激活力。结合社会救助宣传月,以县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支队为主,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工等力量,开展“情暖百姓”志愿服务,分类提供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家政服务、医疗义诊、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个性服务添后劲。放大“社救+慈善”项目化救助效应,开展“助弱扶困·善满水乡”慈善慰问活动,分类实施重大疾病、灾难家庭救助、困难孤寡老人救助、爱心助学等慈善救助项目,以暖民心、惠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射阳:织密县镇村三级养老网
因势利导组网。射阳县反复调研论证,及时制定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清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切实做好养老工作提供政策遵循。政策的推动、现实的需要,激发了县、镇、村三级党政组织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热情,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似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县构筑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精心铸造品牌。射阳把铸造养老服务特色品牌作为探索全域养老新模式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创新养老运营。积极践行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方式,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成功引进一批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县民政局选定试点单位,将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和居家服务融为一体,打造“全域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服务。在全县养老机构中开展“鹤颜悦色”服务质效提升行动,通过优化院区环境、丰富营养膳食、保障消防安全等措施,先后开展近500场尊老敬老活动。拓展养老市场。县民政部门积极向省内外养老服务机构伸出橄榄枝,经过调研洽谈,已与几家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依靠科技赋能。县养老主管部门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着力把科技养老尤其是信息化养老服务运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构筑大平台,监管新突破。以县为单位创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在苏北率先开发组建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居家养老综合系统、家庭养老床位监护系统,实现对全县28所养老机构、4万多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人、300多名家庭养老床位老人的信息化监管服务。开展大培训,服务上水平。
县民政局注重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020年以来共通过培训鉴定取证1818人。同时,通过线上系统专题培训,为全县养老服务人员、老人及家属提供定制化培训内容。医养大联合,养护更方便。2017年,射阳在县社会福利院护理区基础上改造,在盐城第一家创办拥有99张床位的老年护理院。2019年,又在县城区改扩建一所民政护理分院,新增护理床位100张,实施困难家庭失能老年人照护保障工程。2023年,县民政老年护理院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一线传真
阜宁:街道“嵌入式”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让城市更有温度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成为众多长者的美好愿景,他们憧憬着在熟悉的环境里悠然享受晚年时光。阜宁县始终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在全县4个街道各建成了一个城市街道“嵌入式”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长者们提供养老服务,让他们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设施嵌入,围绕身边、家边、周边全方位。“前段时间我因为摔了一跤导致骨折,我老伴就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租了个轮椅,每天才5毛钱!”王奶奶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与便捷生活的喜悦。这一变化,正是阜宁县民政局不懈努力的生动写照,致力于将养老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位老人的心田。阜宁县精心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人们构建了一张温馨、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网,确保他们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贴心服务。城市广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内部,各类适老化产品琳琅满目,电子血压计、心率检测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拐杖和轮椅等器具不仅品质优良,更支持租赁服务,让老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租回家中,享受“家边”的贴心照顾。此外,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还化身成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会定期举办掼蛋比赛、红歌大赛、反诈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讲等丰富多彩活动,让老人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静谧温馨的阅览室则藏书万卷,为老人们提供了一片精神的栖息地,实现了“身边”的文化滋养。更令人称奇的是,中心内还引入了多频谱太空舱与森林离子浴等高科技设备,不仅营造出促进细胞再生、排湿驱寒的奇妙微环境,还有效调节气血,提升健康水平,让“周边”的自然疗愈力量触手可及。
资源嵌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全场景。阜宁县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老年公寓作为养老机构的示范,致力于将机构团体的力量注入光明花苑康养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中。这里,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八位一体”模式服务,集“医生的专业关怀、护士的细心照料、护理员的温情陪伴、康复医师的科学指导、康复治疗师的精准康复、社工师的心灵慰藉、营养师的均衡膳食设计以及厨师的精心烹饪”于一身,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推出了预约服务,让老人们轻松享受“居家式”养老新体验。一缕阳光、爱的家园等社会组织为老人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方案,包括中医泡脚、助浴和理发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同时,县民政局深谙“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由辖区内居民、“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同志及社区志愿者等为成员,深化“党建+养老”模式,充分发挥嵌入式养老的地缘和资源整合优势,擦亮“阜老乡亲”养老服务品牌。
功能嵌入,实现助餐、赋能、康养全龄段。阜宁县在深入贯彻“苏适养老”服务理念的过程中,展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不仅让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发挥“长者食堂”助餐功能,更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长者食堂+”模式,扎实推进“堂站点”民政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构建起一个覆盖全龄段、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幸福生态圈。老年助餐方面,城市广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专属的“长者优惠餐”的同时,也拓宽了服务范畴,面向社会推出多样化选择:儿童餐、亲子餐、家庭餐和夫妻餐,含有一大荤、一小荤、一素和一汤,实现了就餐服务的全龄化覆盖。同时,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社会风尚,阜宁县民政局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前往中心开展志愿服务,不仅为老人送上美味可口的饭菜,还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与温暖。服务功能方面,阜宁县民政局积极作为,依托中心这一温馨港湾,科学规划食堂、课堂、讲堂、会堂、礼堂及康养区域。在这里,退休老年教师与儿童们共赴书法之旅,一笔一划间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了隔代共学的美好画面;专业的康养团队则为老人们提供个性化的艾灸、理疗等康养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市开发区:开展“党建+社会救助”特殊困难群众
夏日送清凉活动
针对连日来高温天气情况,区社会事业局、慈善会坚持以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民政队伍为民服务能力建设,有效推动区内特殊困难群众清凉安心度夏,牵头组织开展“党建+社会救助”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
近日,区、镇、村三级民政领域党员干部联动,佩戴党徽亮身份,入户探访巡查,深入了解全区低保、分散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空巢独居老人、困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防暑降温、防汛防台、电气线路、用电设备、自建房屋安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赠送洗发水、沐浴露、花露水、洗衣液等清凉大礼包,每份价值150元,受益对象600余户,共计支出9万余元。让特殊困难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健康生活、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