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民政动态

回首2023·盐城民政这一年 | 以实干争先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发布日期:2024-01-10 10:06 [ ] 浏览次数:

2023年是盐城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盐城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革命老区的倾情牵挂,对盐城人民的巨大关怀,在盐城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这一年盐城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树牢核心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谆谆嘱托,满怀敬仰之心、拥戴之情、感恩之情投身民政工作,不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强大动力。

这一年盐城民政系统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恪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守底线、强福祉,优服务、促和谐,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一年盐城民政系统用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激活动能,聚焦打造“盐年益寿”“盐途有助”“盐之有爱”等服务品牌,加强政策制定、措施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衔接推进,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更有品质更加美好的民生答卷。

这一年盐城民政系统坚持强基固本,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着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强监管、补短板,防风险、促发展,不断夯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牢记嘱托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市民政局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抓实理论学习。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等资料,组织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认真学习,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读书班,通过集中封闭学、深入反复学、对标对表学,学出深厚感情,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

深入调查研究。紧盯制约民生保障的突出矛盾,确定“打造‘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长者幸福食堂建设”、“殡仪服务降费提质”等6个调研课题,开展实地调研32次,座谈交流370人次,问卷调查1462份,调阅村(社区)民生综合台账110份。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了盐城市民政局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真调实研经验做法。

推动事业发展。把学好用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同第二批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将“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列为党委重点调研课题,将长者幸福食堂建设列为书记项目,专题调研成果《以“小饭碗”推动“大民生”——盐城市养老助餐经验模式》被作为优秀案例推荐到省委主题教育督导组,民政部养老司和省厅领导均给予批示肯定。

通过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盐城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感受更加深刻,更加坚定自觉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推动盐城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


盐年益寿”  让全体老年人享有美好生活

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被评为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形成了沿海中等发达地区老有所养的盐城创新实践。

持续加大硬件供给。2022、2023连续两年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共建成25个“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2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200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218个农村幸福助餐小院。累计为1384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建成1000张家庭照护床位。为2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安装一键呼叫和烟雾报警装置,建立近亲属和邻居、村居干部和志愿者、助老员和网格员的三级响应系统,为老年人构筑居家安全服务屏障。

持续加大服务供给。拓展为2万名75至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年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为10000多名失能老年人开展家庭照护服务。建立养老顾问制度,开展“五个一”幸福养老活动。打造养老服务“四个平台”,上线设施电子分布图,为老人提供便捷化、沉浸式体验。成功举办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受到省政府和省民政厅领导高度肯定。形成以“小饭碗”推动“大民生”6种城乡助餐服务经验模式,老年助餐工作被《中国社会报》作为助餐专栏开篇头版刊登。

持续加大产业供给。全省首家出台养老事业产业联动发展“3+5+8”举措文件,推出10条旅居康养线路,打造10个旅居康养基地,建成10个旅居康养驿站。在上海浦东新区、徐汇区举办系列“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品牌推介会,与有关地区签订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与100个省内外城市签订旅居康养协议。推动全市养老机构“开门办院”。对符合条件的长者幸福食堂和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给予每年不少于20万元和40万元的运营补助,进一步激活养老服务市场。


“盐途有助”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盐城民政围绕扩围增效,推进救助制度改革,创树救助服务品牌,建立“物质+服务+保险”的综合救助模式,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社会救助大网络、大格局。

推进扩围增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细化家庭收入抵扣、就业成本扣减等5项措施,将更多确有困难的低保临界家庭纳入保障。每季度对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1万元、非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3万元的进行逐一上门核查,做到应助尽助、应保尽保。全省首家完成低保扩围增效任务,扩围人数全省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57万户9.14万人,发放资金6.48亿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3.02万人,发放资金4.72亿元。

健全政策机制。全省首家会同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健全社会救助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网格+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全省率先出台《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容错免责实施办法》,明确了9种容错免责情形,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定心干事。全省首家推广容缺审批机制,通过“个人信用承诺+村级民主评议”,将急难型救助确认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推行“一事一议”审核确认机制,对现行政策难以覆盖或救助后仍有较大困难的对象,通过集体研究评议方式予以救助。

提升救助力度。代表江苏省接受民政部社会救助工作综合评估,目前江苏省积分排名第一。全省首家广泛发放民政惠民政策“明白卡•幸福码”,开发手机一键申请救助平台。完善民生保险实施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利益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临时救助1.59万人次,其中非在保救助对象1.33万人次,临时救助政策的应急性、过渡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提高各项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低保标准提高到750元/月,位居苏北第一。在全市范围开展特殊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向8.9万户特殊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电费补贴,让特殊困难群众家暖心更暖。


“爱心守护”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聚焦困境和留守儿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以一体化关爱行动推动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融合发展,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孩子们身边。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爱心守护、成长引路、牵手筑梦”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全省首家、全市首次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市政府名义召开项目新闻发布会,制定“爱心守护人”选用条件等工作指引,明确10条标准,为全市6.7万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每人明确一名“爱心守护人”,通过政府购买上门服务的方式,每月上门探访交流一小时,动态监测、呵护儿童成长。

加强特殊儿童群体关爱保障。健全完善“3+4+N”儿童关爱模式,整合民政、教育、公安、司法、检察等8部门信息,强化大数据信息比对,完善动态预警监测机制;积极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常态化开展困境(留守)儿童入户排查;健全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动机制,开展“靶向”关爱,变粗放救助为精准保障。继续实施“困境儿童平安健康保险”项目,对困境儿童进行保险再兜底。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辐射带动9个县级未保中心、288处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一级建设了2413个未保工作点,初步形成全方位、一体化、全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举办2023年村(居)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儿童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围绕“苏童心向党·苔花共绽放”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浓厚氛围。


“盐之有爱”  让民政优质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加快推进婚俗改革,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

持续弘扬文明新风。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首家开展“盐之有爱”中式结婚誓词征集,举办“盐之有爱”中式结婚誓词展示会,民政部和省民政厅领导出席展示活动并给予充分肯定。2023年,接受“结婚一件事”联办申请10770条,办理跨区域婚姻登记4308件。全省首家开展公益性公墓价格成本调查,出台公墓建设管理意见,科学规划布局,加强价费监管。

有效保障残疾人福利。联合市财政局、市残联出台残疾人两补实施办法,梳理整合近年来我市扩面保障对象。与市卫健、公安、人社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提升精准发放率。完成8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建设。全市共为10.38万余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6.5亿元,为11万余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65亿元。

扎实推进地名工作。全国首家牵头联合公安、住建等8部门出台《做好地名命名、备案公告和标志设置等工作的通知》,从地名命名、更名、销名、备案等10个方面对地名工作进行规范。高质量评定地名文化遗产,全市31个地名文化遗产列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3个列入省级保护。区划地名工作在全国地名管理与文化保护观摩研讨会上作了交流研讨。


多元共治  持续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集中使用市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在大市区打造10个“社区直接民主工作室”,制定20个治理和服务场景建设指引。牵头精简规范民生综合台账,将原来需要村(社区)承担的110项民生台账减少至45项。牵头制定全市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正面清单”,将原需村(社区)出具证明的66项事项减少规范为14项,将负面清单转化为正面清单的做法,既为基层减负,又特别方便基层操作。

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7052家,承办“苏社有为促就业”系列活动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3700余个工作岗位。推动社会组织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参与乡村振兴帮扶项目318个,投入资金1941万元。开发“盐城市行业协会商会营商环境满意度模拟测评”系统,每周向市属行业协会商会推送涉企惠商政策,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减少涉企收费500余万元,惠及企业1800余家。4家社会组织获评首届“江苏省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壮大慈善社工事业。全市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42家。阜宁龙卷风、甘肃地震发生后,各类社会组织迅速募集150余万元资金物资,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全市福彩销售5.94亿元,同比增长37.18%。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139.79万余人,志愿服务队伍9669支,志愿服务项目总数23.24万个。全市累计建成社工站142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持证社工5476人,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盐城民政系统将牢记嘱托、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胸怀“国之大者”“民之大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实干担当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