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民政杂志

盐城民政2022年第5期(3)

发布日期:2022-07-01 14:49 [ ] 浏览次数:

经验交流

 

“五社”联动奏响疫情防控协同曲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大丰区民政局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公益资源“五社联动”作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守好社区疫情应对防线,奏响了疫情防控协同曲。

 

志愿有你  微光成炬

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奔走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志愿红”。大丰区民政局积极抽调10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敲门行动”,通过登门入户、信息登记、电话询问、核查健康码和行程卡等方式,全面细致摸排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疫苗接种及流动情况,登记信息1202条,排查出孕妇、重病、血透、独居等特殊人群251人,拨打核实电话1500余次,为掌握疫情防控大数据、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夯实基础。在全区十字路口、农贸市场等重点地区,众心助困联合会、汇心助爱儿童协会、义工联联合会志愿者们主动为市民免费发放发放口罩、暖心包1000份,呼吁大家提升疫情防控意识,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在圆鼎市民广场,志愿者通过摆放展示板、发放宣传单,让现场居民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在全区疫情防控各个卡口、节点,志愿者协助社区有序完成近万名社区居民核酸检测任务。

 

专业关怀  助人自助

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始终有一支专业力量在默默无闻地奋战着,他们就是社会治疗师——社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专业力量,社工发挥了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社工立足社区需求,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信息共享、入户排查等途径,先后核查辖区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留守空巢独居困难老人和低收入人口中的重病重残人员3460名,密切关注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身体状况、心理和精神状态,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危机介入、资源链接等专业支持性服务。积极增援社区防控力量,协助社区做好居民出行管控、摸底排查、疫苗接种等服务,助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根据大数据摸排潜在人员,提醒居民提高防护意识,出门做好个人防护。公布社会救助热线,对受疫情影响的城乡困难居民、居家管控人员、困难外来务工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和监护不到位的未成年人或个人遇到暂时生活困难需要求助人员,积极提供临时救助、临时安置等帮扶服务,已为12户41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4万元,让服务对象情绪在疫情防控压力下得到缓解和释放。

 

益路前行  爱满人间

在全区抗击疫情扩散蔓延的战斗中,社会组织发挥了贴近基层、联系行业、服务专业的优势,为战胜疫情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区651家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防控工作,主动发挥桥梁纽带和帮手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会员群等及时传达倡议内容,累计宣传动员达4000余人次。红色驿站党员志愿者协会主动承担大中街道片区卡口执勤和防疫消杀等工作。餐饮行业协会发动会员企业免费为一线防控人员提供热水热饭热菜,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保障。青年企业家协会、卯酉职业培训学校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科学防疫政策知识宣传,广泛凝聚人人参与、科学防疫的社会共识,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合力。大丰教育房地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冒着潇潇春雨,向大丰区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民营企业商会、保安服务协会等20余家社会组织累计捐助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40余万元。区民政局、团区委和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举办“众志成城,情暖疫线”公益活动,募集方便面、八宝粥、面包、矿泉水、牛奶、饼干等抗疫物资800箱,捐赠给一线抗疫的志愿者们,为他们加油鼓劲。

 

 

 

 

 

 

 

盐城织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保障网”

 

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中,盐城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作用,结合疫情防控“敲门行动”,重点摸排三类基本生活困难群体,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生活困难群体。4月初,市民政局向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增发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标准为200元/人,惠及困难对象126365人次,发放金额共计2527.3万元。

二是重点救助对象。采取“资金+物资+服务”的方式,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照料责任和定期走访探视制度,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发生问题。截至目前,向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发放各类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折合人民币8.45万元。

三是临时遇困人员。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各地管控区(含封控区)内低保对象25674193人,特困人员348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14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04万元。

 

 

 

把积极老龄观融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过程  

助力盐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巩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将积极老龄观作为新时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183.3万、占比27.32%,高于全省平均值5.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值8.62个百分点,老龄化率全省第4、全国第13。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N”养老服务网络,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有所提高。

一、盐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效

一是审时度势提标扩面,扩大养老政策的“包容性”。一方面,扩大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提高高龄户籍老人居家上门服务费用标准。将享受居家上门服务的经济困难中度、重度失能老人从70周岁扩面至60周岁。将享受居家上门服务的高龄老人服务标准从每人每月2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0元,中度、重度失能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 元。另一方面,提高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发放标准,全市尊老金标准按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100元、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200元、600元。其中,80-89周岁和100周岁及以上标准位居江苏省第一,“十三五”期间共支出尊老金9.13亿元,2021年共支出2.4亿元。

二是根据需求加大补贴,强化养老服务的“普惠性”。按照“政府给政策、企业降价格、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加大对运营主体的补贴,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减轻服务对象的费用承担压力,让更多老人承担得起购买服务。出台《关于提高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助项目及发放养老护理员特岗补助标准的通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收住重度、中度失能老年人连续六个月以上,补助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00元、6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150元。

三是推动医养结合,保障老人身体健康。出台《关于镇(街)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闲置医疗床位开展养老护理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全市共建有56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同时,着力提升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照护能力,全市各地均建有医养结合型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护理院,集中供养3304名失能失智老人有效满足了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

四是开展居家上门服务,呵护老人心理健康。全市建成30个城市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03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养老“不离家、不离村、不离亲”。市各地均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城乡困难和高龄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助医、陪聊等上门服务。2021年全市共提供养老居家上门服务290万余人次,有效预防了老人因缺少陪伴而导致心灵空寂产生心理疾病的风险。

五是激发市场活力,促使养老服务产业资源“投得进”。盐城市积极吸纳市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畅通市场机制进入通道,鼓励和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开发适老化技术、制造适老化产品、培养智慧养老新业态、培育养老产业市场。一方面,探索养老领域跨区域合作新模式。上海市与江苏省合作开展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建设,规划面积17.1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规模15万,项目总投资700亿元,计划5-10年建成,打造全国知名、世界一流的高端康养基地。另一方面,探索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模式,邀请品牌化和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进驻盐城,给予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养老机构一次性护理型床位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既让老人“承担得起”,也让机构养老“供应得上”,推动市场化运作机制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服务供给力量薄弱。多元主体参与格局还未形成。政府依旧是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主要力量,社会性力量、市场化力量参与空间比较有限。以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全市2313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由政府出资建设,且绝大部分由街道或社区运营,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路径还不畅通。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欠缺。目前,我市医养结合主要侧重在机构层面,居家和社区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家庭医生工作室共有53个,家庭医生签约人数80.15万,签约率71.88%接受健康管理人数84.42万人,健康管理率75.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养老服务的格局还未形成,“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还需进一步打造。

二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需求特点,对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市单一化、静态化的养老服务无法有效回应老人需求。社区居家服务内容单一。一方面,基层治理能力相对薄弱,社区内生动力不足,由街道或社区作为运营主体的养老服务场所或关门大吉,或以棋牌服务为主,未能充分利用养老服务资源和拓展服务形式。另一方面,养老居家上门服务主要依托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提供助洁、剪指甲、理发等基础服务。可见,社区居家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和公共参与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服务人员技能水平较低。目前,除部分聘请专业养老机构(企业)运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有专业服务人员开展养老活动,其余由社区或街道运营的养老机构基本上只是安排1-2人看门和打扫卫生,且年龄多在50岁以上,没有充足的人力和能力开展服务活动。居家上门服务方面,我市养老居家上门服务助老员年龄在45~60之间,基本上未接受专业老年服务职业培训,无法提供心理支持、情感慰藉、康复护理、社会支持等服务。并且居家上门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实现对老年人的跟踪性服务。

三是配套设施运营乏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多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其运营与管理因居委会人员、精力不足难以有效可持续运行。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313个,正常运营898个;全市挂牌助餐点761个,正常运营21个。全市2280个已建成住宅小区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仅为16.7%。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961个住宅小区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仅为7.9%,且用房无法保证长期专用,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权益老龄化,政策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老龄阶段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客观展现,更是社会制度、公共政策、法律法规等外在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政府全面设计系统有效的社会制度、公共政策是实现老龄人口生命价值和个体福祉以及维护老人权益的政治保障。一是推动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依据老年人实际需求,紧紧围绕“9703”养老服务格局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老年人“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需求,推动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模式的平衡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推动“消极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相结合,开发老年人口的市场与非市场价值、经济与社会价值。消除对老年人的弱势偏见,分类制定保障政策,在社区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鼓励有能力、有潜力、有特长的老年人参与到生产和服务当中,充分发散老年人口余热。三是推动“零散化”向“一体化”转变。宏观层面要有效整合不同部门、不同社会主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打造全市养老服务资源“集散地”,形成全市养老服务“一张网”。微观层面要在 1+N”养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站、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公益慈善等社区资源,发挥“五社联动”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上的补充作用。

(二)推进健康老龄化,政策实践倾向“三个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健康是1,其余都是0;没有健康,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一是推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从经济负担视域的“一般生活照料”认知上升为“健康生活照料”思维,大力引入医疗服务进入家庭和社区,形成居家社区养老的“医”“养”合力,提高居家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十五分钟”健康养老服务圈二是推进家庭照护床位与家庭签约医生深度融合。解决照护床位在可得性与可负担性之间的矛盾,引导专业化照料护理服务向家庭辐射延伸,有效利用稀缺家庭医疗资源,聘用家庭签约医生作为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人员,专项负责老年人能力评估、医疗护理和康复保健方面工作。三是推进“医”“养”阵地一体化融合建设。建设居家社区医养结合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建立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办公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以街道(镇)日间照料中心、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或条件优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大本营,嵌入“健康卫生小屋”,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激活参与老龄化,资源整合注重“三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福海园养老院调研时强调“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上,要整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激发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活力。一是注重激活“主体力量”,形成多元化主体合力。既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政策制定、制度健全、监督监管等方面的作用,也要充分释放市场、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的力量,挖掘多元养老服务参与主体,明确角色与分工,形成合力。特别需要注重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社会企业、基金会等社会性力量的全面挖掘和培育,形成“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服务态势,弥补因市场化、行政化力量失灵导致老人专业需求无法满足的空缺,形成全民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二是注重激发“队伍力量”,打造复合型人才团体。面对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要加大包括养老护理员、康复医师、居家上门助老员、社会工作者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置相应专业,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薪酬待遇,留住人才,有效回应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不足、内容单一的问题。三是注重发挥“体系力量”,制定标准化服务要求。发挥体系的规范性、指导性作用,指明服务方向和要求,激发各类主体、人才的参与动力。构建“1+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制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选址参考标准,依据老年人地理分布特征、需求分布特征选点布局,提高服务供给可及性和时效性。制定居家上门服务标准化方案,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社会化运营模式。制定各类工作人员培养体系,特别是家庭床位服务人员、居家上门助老员,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