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滨海县守牢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安全门”
“你们不要过来,疫情期间不让进来看望,你们自己也要注意……”滨海县陈涛镇敬老院的老人张海堂,正在和亲友视频,千叮咛万嘱咐地劝说亲友不要前来探望。
三月份以来,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滨海县民政局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理念,第一时间拉响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警报,全方位保障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初心使命。
全封闭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对全县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疫情防控“四到位”要求:核酸检测到位。养老机构院内工作人员和住院老人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养老机构院外工作人员每2天做一次核酸。疫苗接种到位。所有工作人员三针接种率达100%,住院老人除有禁忌症外,其他人均实现应种尽种。物品规范交接到位。院内和院外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外来物品交接流程》规定,科学规范交接物品,阻断疫情传播途径。院内消毒通风到位。对院内重点部位进行科学消毒,对老人房间采取开窗通风办法,每天通风不少于1个小时。
全方位关爱,没有最暖只有更暖。为缓解疫情期间机构内老人过度焦虑、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让老人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情,各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院内资源开展心理关爱服务。通过分时错峰的方式,组织小规模文体活动,纾解老人焦虑恐慌情绪;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安排老人与亲属进行线上探视,劝导老人正常生活作息。对与老人一起封闭在院内的工作人员,民政局及时安排青年志愿者登门走访慰问其家庭,零距离了解职工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将全社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工作人员家属心坎之上,尽最大努力为封闭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切实做到用温情阻隔疫情。
全过程督查,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为确保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县民政局成立7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对全县养老机构实行不间断巡查。截至3月底,督查组对全县19家养老机构累计检查206次,其中夜查28次。对督查中发现的个性问题,实行“双交办”制,既交办相关养老机构,同时交办属地乡镇人民政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存在问题,抓紧补齐短板;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会办研究,抢抓整改落实。投入25万元,实施养老机构视频监控联网工程,对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物品交接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即时预警。
大丰区:念好养老机构“五字诀”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
面对又一波汹涌的疫情,大丰区民政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加强督查,念好“快、严、暖、勤、细”五字诀,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为保障全区养老机构老人生命健康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快”部署,行动果断迅速。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区分管领导立即召开各镇(街道)民政分管负责人、社会治理局负责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视频调度会,明确省养老机构新冠疫情防控指南要求,逐条逐项抓落实。区民政局多次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作部署、提要求。
“严”封闭,措施扎实有力。18家养老机构全面实行封闭管理,26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和居家上门服务全部暂停。养老机构均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疫情防控专项演练,全面落实健康监测、消毒通风、24小时值班等制度。工作人员做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每隔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各养老机构出入口安装摄像头,对封闭管理情况开展线上“远程”实时监管,牢牢守住养老机构“防疫门”。
“暖”服务,关爱无微不至。向封闭在院的老年人提供理发、剪指甲等服务,一对一帮助老年人利用手机“亲情连线”,纾解封闭期间焦虑恐惧情绪。利用电话服务,询问上门服务对象身体状况、生活娱乐等情况,时刻提醒老人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关爱服务“不打烊”。
“勤”报告,信息传递畅通。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每日统计《全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情况表》,对养老机构核酸检测、人员管理、疫苗接种、安全工作等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及时报送当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疫情防控信息渠道畅通,时刻掌握管控动态变化。
“细”督查,问题快处快结。局党委靠前指挥、加强调度,成立专项督查组,逐一深入养老机构开展“四不两直”督查,详细掌握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在院老人住养照护、工作人员生活保障方面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情况通报,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
抗疫线上“益”起来
——建湖县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纪事
“盐城出现首例输入性阳性病例,防传播,防扩散刻不容缓!”疫情就是命令。全县社会组织闻“令”而动,肩扛使命,主动担责,谱写出一曲曲共同抗疫的动人赞歌——
敲门行动,乐做基础模排信息员
“咚,咚咚!请问你是吴其清大爷家吗?我是同城爱心接力站的志愿者小夏,麻烦您开下门,我们了解一下疫情防控的基础信息……”
约摸5秒钟,吴大爷开了门,一见穿的是红马夹,不用怀疑,“请进,请进!”小夏铺开社区发的疫情防控基础信息摸排表,从家里几个人口到家里常住几个人,从近期有没有人进疫区到有没有人从疫区回来,从疫苗打了几次到有没有做核酸检测……小夏问得仔细,吴大爷如实应答,不一会工夫,吴大爷一家的基础信息摸得清清楚楚。临走前,小夏拜托吴大爷:目前疫情相当严重,务切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如有需要及时沟通,吴大爷记下了小夏的电话号码,十分感激,表示一定很好配合。
3月中旬,我县为推进疫情防控基础信息摸排,在全县开展“敲门行动”,一个社区就几名干部要在一个星期内摸清上千户乃至几千户家庭信息,任务难以完成。得知情况后,全县社会组织主动请缨,号召志愿者积极配合。倡议一发出,各社会组织志愿者纷纷响应,他们在社区党组织的“分配”下,主动认领摸排任务,不讲报酬,不分白昼,楼上楼下、挨家挨户,见人建档,为全县面上的“敲门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不完全统计,全县参与这次“敲门行动”的社会组织有20多个,参与“敲门行动”的志愿者达1000多人。
喇叭声声,乐做疫情防控宣传员
“戴口罩,戴口罩,防控疫情最重要;勤洗手,常通风,人人都要记得牢……”时下,无论在县城、集镇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农村社区的田间地头,到处见到身穿红马夹,手提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或来自文化志愿者协会,或来自爱心儿童公益之家,或来自阳光义工之家,或来自爱建湖公益联合会……二十多家公益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县民政局发出的“动员全县社会组织持续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走村串户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快板书、数来宝,把疫情防控的要求一遍又一遍讲深讲透,把防范疫情的知识讲得到嘴到肚,让人们既入耳,又入心。自3月初以来,全县公益组织近两千名志愿者用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数十万次。深入扎实的宣传,增强了城乡群众防范疫情的意识,唤起了全社会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的自觉,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中国好人、百姓名嘴、文化志愿者肖公章不分白昼创作了《罩好自己疫不容辞》、《预防病毒从我做起》等十多个疫情防控的小剧目,专门联系几家民间剧团深入社区无偿排演数十场次,肖公章被水乡百姓称赞为抗疫线上的“肖铁嘴”。
值勤值守,乐做防控关口“守门员”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志愿者我先上!”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公益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们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社区解难,拉得出,站得出,挺得出,豁得出,汇聚成众志成城战疫情的磅礴力量,凝聚起万众一心齐抗疫的坚强合力。建湖高速东出口,建湖高速西出口,331省道恒济道口,204国道草埝口道口,建湖高铁站道口……全县交通、公安、卫健等部门为防范疫情输入设置的一个个道口,无不见到各社会组织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与交警、医卫人员一道坚守在抗疫的第一道关口,测体温,查“三码(苏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登记出入信息,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披星载月,废寝忘食,手冻麻了,眼熬红了,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下火线,表现出了乐于奉献、勇于作为的崇高精神状态。全县社会组织还有近千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与社区干部一道值勤值守,被社会群众称为“不在编”的干部。
县慈善总会志愿者服务大队的50多名志愿者,春节以来,一天都没闲着,他们在队长吴德凤的带领下,分布在神台社区、城南社区、先锋社区的10多个住宅小区,主动为社区承担值勤值守重任。服务队专门建立了志愿者值勤值守登记台帐、值班、轮班、值守情况逐日记载,社区干部群众对志愿者服务满意不满意情况每月在微信群里公布,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动态适时进行更新,严格的志愿服务管理,既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更维护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形象。
爱心涌动,乐做防疫用品“保供员”
在全县各道口,共有806名值勤值守人员,他们夜以继日,风吹日晒坚守一线,生活怎么样?身体怎么样?休息怎么样?无不牵动公益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心。“你们在前方,我们放心!”公益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们以“后方支前忙”的社会责任感,闻“疫”而动,心系一线,情系一线,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绵薄之力表达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无私大爱。
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的需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3月23日,一辆辆载有口罩、手套、方便面、八宝粥、面包等防疫用品的车辆,驶入全县各道口,县民政局牵头、县慈善总会联合县阳光义工之家的志愿者,带着对在道口值守人员的关心,特意送上了一点点心意,每到一处无不受到值守人员的感谢,这是情的传递,这是爱的表达,更是对抗疫的支持!
自觉参与抗疫,积极支持抗疫,公益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不惜投入人力物力,为夺取抗疫胜利作出了的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抗疫捐赠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的人数。
疫情还在蔓延,抗疫还在继续,全县的社会组织还在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