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民政杂志

盐城民政2022年第1期(2)

发布日期:2022-02-24 10:25 [ ] 浏览次数:

                                               

【一线传真】

 

建湖县民政局多措并举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年

 


   

春节即将来临,建湖县民政局落实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平安过节。

一是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根据县委、县政府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安排,慰问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13885人,慰问贫困及罹患重大疾病的师生、双失孤儿、儿童白血病患者、重大事故、重大灾难、重大疾病等困难群众2000人;慰问各类优抚对象6238人、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1541人、城镇特困职工350人、困难职工3000人,累计发放慰问资金1200多万元。

二是落实主动救助机制。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巡查探访,落实好照料护理责任,适当增加探视巡访频次,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服务需求,确保寒冬期间特殊困难群体照护服务不断档。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

三是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重点对车站、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等区域进行排查,对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确保无挨饿、冻伤等极端事件发生。

四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春节期间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排查的通知》,结合年度工作督查,下派五个督导组,重点对全县民政服务机构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情况排查,共排查了三个方面9个问题,针对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得到有效管控和整治。


   

 

【经验交流】

 

大丰区慈善总会筹集50万元

用于成人大病救助暨春节慰问

 


   

为了切实解决患病人员、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患病人员和困难群众过上温暖祥和的春节,日前,区慈善总会筹集50万元对常住大丰、患有重大疾病的低收入人口、困难职工、困难残疾人等18周岁以上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和慰问。

今年区慈善总会开展的2022年度成人大病救助暨春节慰问项目,改进完善救助慰问方式,在往年20万元善款用于区政府春节慰问困难群众的基础上,再下拨30万元慈善救助、慰问金,根据各镇(街道、区)人口比例分配至各镇(街道、区)慈善会,并就此下发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区)慈善会认真调查摸底,规范确定救助、慰问对象,按照每户1000-2000元的标准进行精准救助、慰问。

区慈善总会希望通过上下联动,主动与政府节日慰问、社会力量救助相衔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到该活动中来,吸引社会各界共同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切实把资金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手中。目前,各镇(街道、区)慈善会已将需救助、慰问对象名单确定,节前将慈善救助、慰问金发放到位。

 


   

 

创新服务方式  打造温馨家园

建湖县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建湖县坚持把村(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地标家园创建行动,走出一条切合县域实际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筑好“连心桥”。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县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各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以党建+模式,深入开展党员教育讲师”、“红色教育分享会”、“支部书记党课等特色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见党的元素、听得见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力量14个镇(街道、区)分别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实现社工站建设全覆盖,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升级打造“馨阵地”。全面提升248个村(社区)基层治理能力,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动服务阵地焕然一新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制定建湖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温馨家园创建行动方案》,聚焦十大功能”和“十有微服务要求,针对辖区内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着力完善日间照料、便民超市、民主议事、村邮驿站、老年助餐等多个功能板块,通过改造更新、补齐短板,完善村(社区)服务功能,优化便民设施建设。拓展公共活动空间。坚持“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原则,按服务和活动空间不低于总面积70%标准设置功能室,让更多空间、资源尽可能向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开放,就近、全面、集中提供“一站式”综合公共服务。提升创建成果。为巩固服务阵地创建成果,激励广大党员对标先进,专门举办“温馨家园”创建成果展示会。经过层层比拼,入围决赛的15个村(社区)通过访谈互动、PPT讲解、现身说法等方式生动展现出“温馨家园”创建的特色和成效。

提质增效坚守“生命线”。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的运作模式,我县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中心向村、社区延伸。全县49个社区、199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民政、计生、残联、人社等78项代办服务,建立健全“一人帮办、一事联办、一网通办”的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实现了“便民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以前去街道办事情,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方便多了,有人引导、有人帮办。我们在社区无论是办事情还是参加活动,都像回家一样,很舒服、很踏实。”徐东社区居民臧老先生高兴地说。

多方发力共绘“同心圆”。推进议事协商。我县出台《关于推进基层村(社区)协商民主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各社区依据政策指导探寻居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全县新型农村社区议事协商实现全覆盖。开展志愿服务。各村(社区)党员牵手志愿者、社区义工、社会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实施“党员包片联户、党群连心共建”工程,支持“阳光义工”、“同城爱心接力站”等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弱势困难群体提供心理疏导、情感关爱、生活照料服务。创树特色典型。各村(社区)坚持公益性、便捷性、服务型原则,依托妇女儿童之家、老年人活动室、红色影吧书吧实施适应居民特点和需求的接地气活动项目,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动力。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