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要闻】
盐城全力做好春节前困难
群众走访慰问和救助工作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新春佳节来临前期,我市严格按照“精准全面、重点倾斜”的原则,解困帮扶和节日慰问统筹兼顾各类困难群体,市级慰问对象涵盖了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困难残疾人、困难劳模和困难职工、失业人员、困难老党员和老干部、优抚对象和困难退役军人、一线职工代表以及驻盐部队、经济欠发达镇、村、困难企业、民政服务机构等。今年计划发放慰问金约6800万元,比上年增加约380万元。
202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将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及支出型困难家庭4类救助群体纳入低收入人口,自7月份开始启动集中认定工作以来,市民政局重点瞄准原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家庭等6类对象,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方式,积极开展线上大数据比对监测,动员组织镇村干部、社区网格员以及购买社工站专业服务等方式入户摸底排查,同时主动发现、引导困难群众进行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全市低收入人口进行集中认定。截至12月16日,全市累计排查重点人群49.4万人,完成低保边缘家庭认定9096户、19025人,完成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1952户、4714人。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审批事项改革,将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登记等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完善制度措施,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理顺受理、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动态管理各个环节,明确市民政局和乡镇(街道)职责分工,实现社会救助审批和监督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落实属地责任,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动态】
滨海县民政局:冬日暖情,让爱伴你回家
春节临近,一位热心群众反映:“在县教堂东边桥边,有一位流浪人员,希望政府部门前去调查落实”。经过排查,终于在教堂境内将其找到。经交流,发现本人言语表达能力较差,且有随时想逃跑的倾向。滨海县民政局立即请求当地派出所支援,一起将他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通过公安人脸识别系统,查明流浪人员的基本情况,徐某某,71岁,兴化市某镇人。因长期在外流浪,个人卫生较差,对陌生人很排斥。
在特警队民警的协助下,将徐某某安顿好后,工作人员购买寒服和生活用品送到医院,并协助为其理发、洗澡、刮胡子,提供就餐服务等,随后与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救助站对接,共同商议如何将其安全护送回家。通过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劝说和暖心关怀下,徐某某终于放下内心的戒备,同意由滨海县民政局救助护送回兴化。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滨海县民政局立即协调专业的护送车辆和医护人员,一同与工作人员将流浪人员护送回家。
第二天徐某某在滨海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滨海县公安局民警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回家之路。近3个多小时,将徐某某安全送到当地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和监护人的身边。
护送徐某某回家只是滨海县民政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一个实例,进入冬季以来,共对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0余人次,为受助对象中的精神残疾人员提供接护送3人次,在严寒冬日给他们增添一丝丝暖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大丰区慈善总会、区民政局
开展“百岁老人慰问”活动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春节来临之际,区慈善总会、区民政局开展“百岁老人慰问”活动,为百岁老人送去关爱和新春的祝福。
1月4日上午,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张丰和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业促进科科长吴孟一行来到大桥镇联丰村四组百岁老人褚井和家中祝寿,代表区慈善总会和区民政局向新年第一位百岁老人分别送上慰问金2000元和3000元,并详细询问了老人身体状况、饮食起居及家庭生活情况。看到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自理,张丰一行十分高兴,临走时嘱咐老人要保重好身体,亲属要更加细心地关心照顾好老人,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老人愉快的颐养天年。
2022年区慈善总会共实施七大类19个项目,其中联合区民政局开展“百岁老人慰问”项目,全区百岁老人生日当天可在原先区民政局发放3000元慰问金基础上再获得区慈善总会发放的2000元慰问金。春节前夕,将对全区10多名百岁老人进行慰问。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00岁以上老人1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