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民政杂志

盐城民政2022年第10期(2)

发布日期:2022-11-07 09:12 [ ] 浏览次数:

工作动态

 

射阳县民政局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近日,射阳县民政局根据县食安办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射阳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射食安办〔20225号)要求,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旨在强化提升全系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检查。局领导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分组到挂钩镇区对各民政服务机构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资质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环境卫生、原料采购、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留样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发现问题的立即督促其整改到位。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民政局在全县29家公民办养老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讲堂,讲解各类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老人们饮食健康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射阳民政”微信公众号发布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推文,并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转发,让更多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开展自查自纠。组织有食堂的局属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各单位食品安全预案,优化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堂餐饮服务安全,确保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饮食安全。

 

 

 

滨海县民政局:温情民政“580”“五网”联动保民生

今年来,滨海县民政局秉持“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聚力打造“温情民政580”服务品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是聚焦社会救助,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巡访关爱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逐庄逐户、逐街逐巷、见人见面排查,重点关注未纳入保障可能存在特殊困难或风险人员的全面摸排,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试行“容缺审批”机制,针对重大疾病等突发性支出3万元以上需要纳入低保、特困的救助对象,在省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数据未反馈之前,采取个人信用承诺+村级民主评议的容缺审批方式先行审批。运用好“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利用已建成的智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二是聚焦养老服务,织牢老年生活“幸福网”。整合14所农村敬老院,分步建设6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今年重点建设通榆、天场2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通榆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整镇示范建设,推进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扎实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将所有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低收入家庭、失独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75周岁以上失能社会老人都纳入服务,每月服务2次。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线上平台监管、运营商视频回访、聘请第三方机构综合考评、组织局工作人员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四种方式,强化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三是聚焦未保法规,织牢儿童保护“关爱网”。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开展儿童福利政策镇镇到宣讲, 18名镇(区、街道)儿童督导员、300各村居儿童主任、700余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以及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接受儿童福利政策、强制报告制度培训。与县残联、卫健、教育、扶贫开发服务中心等部门数据共享,强化精准识别,主动排查符合条件困境儿童,形成问题清单反馈到相关镇区街道,变被动申报为主动发现,将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四是聚焦殡葬改革,织牢丧葬礼俗“文明网”。开展全省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工作,成立滨海县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以殡葬领域专项治理为切入口,全面开展我县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工作。针对红白喜事操办过程中存在的铺张浪费等违背文明新风现象,充实红白理事会队伍,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主动深入群众家中,围绕“节俭办事、文明办事、依规办事、廉洁办事”四个方面内容,谈家风话新风,谈政策话规定,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五是聚焦社会发展,织牢基层治理“一张网”。配合县委组织部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加磁行动”,推动“十有”微服务全覆盖,切实做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叫好更叫座”的综合性服务。指导各镇(区、街道)推动“三社联动”全覆盖,通过引入社会组织,由社会工作者在各村(社区)开展助老助困、普法宣传、节庆活动、健康讲座等多元服务,拓宽基层治理渠道。

 

 

 

盐城市大丰区同心协力推进婚俗改革工作

 

自盐城市大丰区被确立为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试点以来,该区着力构建以“政府统筹指导、部门联动协作、社会主动参与”的婚俗改革试验体系,确保婚俗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让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深入民心,同心协力打造婚俗改革大丰样板。

一是加大推进婚俗改革力度。通过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征集社会广泛建议,不断完善方案内容,由区政府办出台了《盐城市大丰区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各镇(街道)、各部门职责,层层细化责任分工,并成立大丰区婚俗改革实验试点工作专班,加强试点任务的推进沟通协调工作,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落实、有成效的六有标准逐项落实婚俗改革工作。

二是制规制标助力婚俗仪式。以申报全省《户外集体颁证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利用各类特殊登记节点,按照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模式规范户外集体颁证形式,面对不同群体开展主题多样、形式新颖的婚俗礼仪活动,以标用规推动现代婚俗礼仪。

三是建立特色化婚俗一条街。充分发挥临近地域优势,依托荷兰花海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结合本地“9·20街坊”,以“就爱你”谐音打造具有婚俗文化元素“一条街”,建立网红打卡地,供当地群众、外来游客亲身感受我区现代婚俗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引导新时代新青年的文明婚俗新风尚。

 

 

 

响水县民政局集中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10月16日上午10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响水县民政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工作报告。

大会回顾总结了党团结带领人民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的十年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响水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准点收看大会直播。

聆听了报告后,县民政局党组立即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对标报告要求,认真谋划工作。局党组主要领导指出,要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力量,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层底蕴。面对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落到民政工作实处,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响水民政人智慧和力量。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报告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内容对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响水民政的积极贡献。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