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盐城市救助管理站在春节期间采取五项措施,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到位。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部署之余,积极营造站内节日氛围,尽可能地让遭遇生存危机的困难群众有节日回家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一是多措并举,将防疫措施覆盖到最末梢。在年初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盐城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了防疫工作应急指挥组,每个值班班组安排一名指挥组成员,方便及时迅速地处理突发情况。2月1日,在接到省厅下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南)》后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传达学习,解读文件内容,并且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同时,按照省厅指南的要求,对站内区域进行划分,设置快速救助区(救助大厅)、核酸检测留观区(特救区西区)、低风险观察区(特救区东区)、中高风险观察区(受助楼二楼)、站内照料区(受助楼三楼),确保受助人员能够按照“分批管理、分区救助、分类服务”的原则得到妥善安排。
二是加强管理,把值班制度落实到最实处。安排春节值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制、首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跟踪检查制,保证春节期间站内24小时有人接待,救助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行、有行必果”,积极做好节日期间的救助管理工作。
三是主动救助,将为民服务开展到最前沿。关注天气变化和灾害预警,结合正在进行的“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将市区划为四个区域,由每个值班组分别负责,集中开展巡查工作,将废弃拆迁房屋、废弃施工工地、工棚、桥梁、车站、城乡接合部等可能露宿区域纳入巡查范围,加大街面主动救助力度,积极做好防疫生活物资发放、问询劝导、送医救治等工作,切实防止输入性和扩散性疫情。引导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受救助,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要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食物、水和详细求助方式,做好后续定期跟踪劝导。同时,在春节前组织回访关爱活动,对托养点的60多名常驻智障人员组织慰问,查看他们的生活医疗救治情况,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加强对托养点滞留人员的寻亲工作,利用今日头条、全国救助寻亲网、DNA数据比对、人像识别等手段为寄养对象核查身份信息,2020年共为9名滞留人名核准了身份信息,并安全护送返乡;对辖区内送返受助人员组织一次回访,了解其家庭状况,对存在生产、生活及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困难的,协调相关部门按照政策予以帮扶,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
四是采购物资,将救助工作保障到最深处。为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出入管理,盐城市救助管理站在一楼接待大厅安装了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近日,又按照省厅的指南要求补足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目前站内口罩数量超过1万只,其他防疫物资储备也满足省厅的要求和单位日常的消耗。站内还积极筹备了充足的棉衣裤、棉被、食品等救助物资,同时,为了营造节日气氛,又为救助对象购置了瓜果、巧克力等年货物品,保证春节期间滞留人员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
五是提升服务,把温馨救助延伸到最细节。完善站内服务设施,升级改造了临时救助区,购置换新了空调,洗漱间安装了热水器,可24小时提供热水;充实了阅览室、活动室,为救助对象提供书报杂志、运动器械。在节日期间,站后勤保障部门注重改善伙食,添置了各色菜品,提供温热可口的饭;临时救助区每日每日消毒、清扫,并对受助人员的床单被褥勤洗勤换,为他们提供温馨温暖的房间、干净整洁的被褥,创造暖心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