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民政杂志

盐城民政2020第12期(2)

发布日期:2021-01-20 10:07 [ ] 浏览次数:

【经验交流】

 

心会与爱一起走 以爱照亮回家路

——盐城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推进流浪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工作

一句句我想家”“啥时候能回家,时刻牵动着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心;一句句谢谢你们为我找到了亲人,让熬红了眼的救助管理人员兴奋不已。这背后不仅有救助管理人员在长年累月走访、调查、咨询、问话后仍未寻亲成功情况下的一再坚持,还有多次采取户籍查询、采集DNA等手段后依旧难以让受助人员归家情况下的越战越勇。

一是成立寻亲小组,利用传统手段为寄养人员寻找亲人。盐城市救助管理站精心挑选一批胆大心细、熟悉地方方言、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志成立寻亲小组,在提供基本救助、医疗救治的同时,采取语言诱导、观测辨认、口音辨别、识字涂鸦、流出地核查、实地试送等多种方式方法,为寄养人员寻找亲人。二是加强与外省市协作单位合作,做实做细寻亲工作。近年来,盐城市救助站不断加强与省市外救助站合作,合力救助寻亲、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乡。与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两地联手、加强合作,千里接力救助寻亲,为在外流浪26年的老人南建平核实了身份信息,帮助他与亲人团聚。与湖北省黄石市救助站两地联手,为在外流浪多年的曹丽霞核准户籍地址,重新送回亲人身边。与上海、马鞍山、洛阳、济宁等多地救助管理站联手合作救助,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返乡。三是公告寻亲信息,依托寻亲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信息。为了帮助更多的滞留人员寻亲,盐城市救助站将所有滞留人员信息资料录入寻亲平台全国救助寻亲网。重点与今日头条合作,推送近期寻亲信息。通过今日头条寻亲平台,盐城市救助站已为6名滞留人员成功寻亲。四是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借助DNA技术开展寻亲。盐城市救助站主动与公安部门对接,报请公安部门为寄养对象采集DNA数据。通过DNA数据比对,已为3名寄养对象实现了团聚梦。五是不断探索新方法,运用人像识别技术为寄养人员寻亲 201711月初,盐城市救助站与市公安部门合作,对86名长期滞留人员进行人像比对。第一批被核准身份信息的有3人,最长的已经在寄养点救助了6年,最短的也接近3年。第二批又有8人被成功核实身份信息,安全返乡。在人像比对技术寻亲取得成功后,市救助站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多次组织人员为县级救助站寄养人员采集人像识别技术数据,送往公安机关比对。据统计,盐城市进行人像比对的总人数为277人,初步比对出相似身份信息的有137人,占总人数的49%;安全护送返乡的为74人,占总人数的27%六是扎实发挥救助管理区域性指导中心的功能作用。统筹推进区域内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导、协助建湖、滨海等县救助站建立新站,更换设施设备,提升救助管理能力。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力量不足、托养人数较少的滨海、建湖县救助站,协调、帮助将7名托养人员移交盐城市站的托养点第四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托养。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部分县级救助管理站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力量不足,盐城市站三次组织寻亲小组进驻响水县救助站开展业务支持,帮助滞留人员寻亲。共为50多名长期滞留人员核准了身份信息,并安全护送返乡。

【一线传真】

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综合施策

大丰区切实抓好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

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公墓运营管理问题,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正风肃纪镇村行”工作要求,按照市民政局统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截至目前,全区8家私营公益性公墓已全部评估并实现闭园,其中5家投资人已签订关于放弃公墓所有权和运营管理权的声明,不再参与公墓的运营管理;1家无审批手续,按照非法占地予以关停,对地面附着物进行清理;2家已落实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正在进行协议商谈。

一、坚持高位推进,凝聚回购共识

一是认识到位。我们认识到,开展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是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固化扩大工作成果的顺势之举,更是回应基层干群关切的现实所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作出工作批示,要求依法依规、建管并举,有序推进回购工作;区政府分管领导数次对全区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会办,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我局多次召开局党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如何抓好工作指导,推动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特别是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二是考核到位。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难度大,部分镇(街道)存在畏难情绪,等靠思想严重,被动等待上级给政策、给资金,主动意识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属地管理职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局积极争取将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纳入2020年度相关镇(街道)高质量发展个性考核指标,与综合先进和精神文明奖直接挂钩。严格考核内容,将私营公墓回购工作细分为成立专项领导班子、专业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强化信访维稳、公墓切实闭园、签订管护协议、签订回购协议、完成回购工作五个步骤,分步进行打分,坚决不打和牌。三是督查到位。区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相关镇(街道)下发整改交办单,要求停止违规经营行为,回归公益属性。今年以来,区民政局主要领导先后对相关镇(街道)民政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分管领导带队,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对相关镇(街道)回购进展情况进行现场督察指导,直击现场,查看公墓实际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每月一次,召集相关镇(街道)民政助理会议,听取回购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推进措施。近三个月来,更是升温加压,提高督查频次,组织相关镇(街道)认真学习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公益性公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区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农村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要求相关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速度。12月初,区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再次对未能完成回购工作的镇(街道)下发交办单,区政府分管领导对相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二、强化统筹指导,规范回购流程

私营公益性公墓回购工作情况复杂,我区8座私营公益性公墓,有的是乡镇通过招商引资渠道进行建设,交由个人运营管理;有的是集体申报,承包给个人投资经营;有的是纯民资投入,收入归个人所有;有的则是集体和个人共同投资,收益按投资比例进行分摊,某乡镇甚至承诺将土地永久交于投资人使用。针对全区私营公益性公墓不同情况,我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全区私营公益性公墓政府回购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通过采取评估、审计等第三方机构介入形式,依法依规推进私营公益性公墓回收,对具有建设与用地审批手续的,按回购方案进行补偿;对无建设与用地审批手续的,视同非法占地处理;对于收回的公墓按公益性公墓审批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回归公墓公益属性。在回购工作中,我们要求相关镇(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一墓一策、分类施策,加强谈判,找到关键“中间人”,做好投资人思想工作。一方面,向投资人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私人不得参与公益性公墓经营管理,禁止继续新建、销售墓穴,扩大墓区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殡葬设施布局规划方案编制和公益性公墓建设进程,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先易后难”、“规划倒逼”等方式多管齐下,逐个击破,打消投资人侥幸心理,促成回购协议达成。

三、突出规划引领,硬化回购保障

在回购工作中,我们坚持系统思维,避免单兵作战,通过编制大丰区殡葬设施布局规划,为顺利回购提供有力保障。去年6月,市民政局召开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启动会后,我们主动衔接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人员,与区自然资源、住建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做好我区概况、规划图、各镇(区、街道)常住人口、问卷调查和已建公益性公墓等资料报送工作,会同各镇(区、街道)民政办,做到“家家到”、“点点到”。今年5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形成《大丰区殡葬设施布局规划方案》并报送至市民政局。编制规划中,我们坚持存量优化挖潜,增量严格控制,限制无序发展,新建墓穴严格按照单穴不超过0.7平方米,双穴不超过1平方米,墓碑离地高度不超过1米标准建设,售价不得超过5000元,规划设计卧碑区、壁葬区、树葬区,从源头上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四、注重建管并举,提升回购实效

在回购工作中,我们注重前延后伸,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相关责任,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机制。一是坚持齐抓共管。以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为抓手,民政、发改、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对照各自职能,协同作战,凝聚工作合力,对全区公益性公墓逐一摸底核查,掌握公墓投资主体、审批手续、墓地面积、墓穴价格等情况,形成整改清单。全力推进散坟整治工作,全区范围内迁坟、平坟1567座,实现城、镇主干道目击范围内无可见散坟。二是加强跟踪监管。实行公墓年检制度,对年检发现的问题由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责令限期整改,对擅自兴建公墓、违规扩大公墓范围的交由民政、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对私营公益性公墓实施常态化跟踪监管,不定期进行现场督察,查看销售账单,确保公益属性。三是加快建设步伐。今年8月,组织全区各镇(区、街道)民政助理现场观摩学习小海镇南团公墓、白驹镇肖坳公墓建设、管理情况。通过现场观摩,典范示范,推动面上公益性公墓建设。四是倡导移风易俗。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全区党员活动日学习内容,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突出文化引领,在传承慎终追远、凝聚亲情等优秀殡葬文化基础上,不断丰富节地生态殡葬内涵。充分发挥基层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作用,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办丧提出指引性要求,推动治丧有标准、流程有规范、服务有礼仪。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殡葬改革工作推向深入,切实推动殡葬改革。

 

【信息窗】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了第二批全省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盐城市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成为全省18家获评单位中唯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也是目前盐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婚姻登记机关。自2018年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以标准化建设为载体,立足婚姻登记工作实际,完善婚姻登记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服务管理更具组织化、标准化、特色化。

1216日下午,滨海县民政局联合滨海县委组织部,召开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各镇(区、街道)组织委员、民政工作负责人、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指导组成员参加会议。培训会议上,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就强化村(居)委会换届工作分别提出要求,县民政局基层政权科负责人就换届选举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和重要注意事项进行了业务再培训。会上同时发放了业务操作手册。

1225日上午,县委宣讲团成员、县民政局局长刘成军在民政局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上,刘成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讲解。    

【民政大事记】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12月3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滨海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作宣讲报告。

 

1217日下午,市民政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市行政中心499会议室举行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就如何结合盐城民政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了专题研讨。学习会由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永轩同志主持,市委宣传部蒋东仁副部长莅临巡听,市民政局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研讨,市纪委监委第十七派驻组的同志列席了学习会。

 


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