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志愿将遗体捐赠给祖国的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颂扬……”。 6月3日上午,建湖县近湖街道桥东社区60岁的郭学凤老人捧着盐城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其丈夫俞大来的遗体捐赠证书,胸配白花,在两个儿子及亲友的搀扶下,用无尽的泪水目送逝者的殡车向远方驶去……。
今年62岁的俞大来,4年前不幸罹患脑梗,并伴发脑中风、脑萎缩等重症,自始一直瘫痪在床,妻子郭学凤整天陪伴在身边、抓医问药、喂茶喂饭、端尿拉屎、浆洗擦身……可尽管悉心照料,俞大来老人的病情却愈发严重。可能自感生命的的时钟将要停摆,一天晚上,俞大来一双颤抖的手,一把抓住老伴的衣角,声音低微的说:“学凤啊,我看来不行了,好在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很懂事,你跟他们说,我死了,火化留把骨灰没啥意思,干脆把遗体捐出去,还能为国家的医学事业作点贡献!”丈夫的凄楚哀求,不禁让郭学凤一阵心酸。面对与自己朝夕相处30多年,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丈夫的伟大胸怀,竞与自己埋藏了多年的夙愿不谋而合,心境一下子平静了许多……“大来,你真的要……?”“那还用怀疑?我和你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说的、做的你还不了解?”
当天晚上,郭学凤把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叫到丈夫床前,讲明了孩子父亲的意愿,让他们表态,六双泪眼一时间你望着他,她望着你,半响都没人开口,还是俞大来最后出声:“孩喳,你们都孝顺,我知道你们一时难以接受,可死后捐遗体不是你爸第一人啦,再说,人死了,就了了,火化留把灰放到墓穴里,日后,还要你们扫墓,值吗?我都想开了,你们年青人还……?”经病榻前老父亲一番开导,两个儿子默默点了点头……。
5月29日,俞大来已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郭学凤带着大儿子一起来到县红十字会,提出了丈夫的临终意愿,工作人员马上拿来捐献遗体自愿书,郭学凤和儿子庄重地在自愿书上签下了名字。5月31日6时许,俞大来在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后,紧紧地闭上了双眼,享年62岁。
据该县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俞大来是建湖县遗体捐赠第2人,其遗体有用的器官将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身上,其他器官将用于医学院教学上的解剖和标本,用于人体病理分析和研究。
其实,早在6年前,郭学凤就悄无声息与县红十字会签订了自己百年后捐赠遗体的协议。那一年,她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身患三种肿瘤,动过两次大手术。她感觉到自己天生已这样了,日后要让活在世上的人们少受与自己一样的折磨,“一副尸骨也许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郭学凤深知,捐献遗体必然承受社会,世俗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为此,她瞒着家人请专业人士拍了一段自己自愿捐赠遗体的视频,既表明自己毫不动摇的态度,更为自己的家人和亲友正名。乐观、坚强、向上的心态,让郭学凤这个整天服十多种药的“药罐子”身体渐渐得以恢复。在护送丈夫遗体的那天,郭学凤心情凝重而平静,她对送别大来的庄邻们说,我自以为要走在大来的前头,可那想到大来却先走了……。
谈到遗体捐献,郭学凤老人用“不能白活,更不能白死”来定义,她认为,她这样做也许别人一时难以理解,但自己却觉得值!她表示,自己已签了协议,百年过后一定会步丈夫大来的后尘。她自信,儿孙们一定会尊重自己的意愿的!
俞大来夫妇在社区一直享有好口碑。从2015年起,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郭学凤,就主动到社区要求参与公益活动,还担任了社区助老助残助困第四小组的组长,一个小组帮扶的人中既有“三无”老人,还有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和失独老人,社区的老人们都亲昵地称她“郭大姐”,夸她心肠好、人善良、肯帮助人。
一对社区老人自愿无偿捐赠遗体,诠释的是爱的真谛,展现的是现代丧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