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耿直的杨文浪,在他身上找不出一点儿商海精英的气质,从他踏实慎思的言行中却有一股浓烈的老兵味道。回乡37年,从一名退伍兵成为海尔曼斯、鄂尔多斯、报喜鸟三家品牌专卖店的总经理,杨文浪骨子里浸满了自强不息的老铁精神。
穷则思变,立志自主创业
今年60岁的杨文浪,家住射阳县开发区中联村二组,父亲是抗日老战士,残疾军人,母亲常年生病。1976年2月,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橄榄绿充满向往的杨文浪积极报名,并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铁道兵战士。他被分到连队做给养员,代司务长。
作为一名给养员,杨文浪每天起早带晚,不问寒冬酷暑,风雨无阻,开荒种蔬菜、种粮养猪,千方百计改善全连官兵伙食。他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底,杨文浪退伍回家。靠种几亩农田艰难度日。出于对贫穷落后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穷则思变,来到合兴针织厂,做了一名推销员。1983年,杨文浪又到合德镇针织内衣厂上班,他勤奋好学,不仅学会了机器维修等技术,还懂得了针织的业务技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融化了单一计划经济的坚冰,改革为人们提供了选择自我创业的机遇。早就满怀创业激情的杨文浪如鱼得水,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有编制的镇办企业——合德镇针织内衣厂,开始踏上艰辛的自主创业之路。
借鸡下蛋,打开致富窗口
1984年8月,头脑活络的杨文浪,想到自己在针织厂当过推销员和车间主任,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同针织品打交道是轻车熟路。有党的好政策做后盾,自己精通生产流程、业务推销,办针织厂没有问题。但没钱投入,办厂谈何容易?杨文浪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借鸡下蛋。
杨文浪当过推销员,上海羊毛衫厂有熟人,没钱投入,就从上海羊毛衫厂拿线回家加工,以加工费作为创业之本。思路就是出路。杨文浪说干就干。他买10台针织机,创办了中联羊毛衫厂。专门给上海羊毛衫厂加工,由于自己懂技术、懂业务,生产的羊毛衫质量好,受到厂家的欢迎。
有了经济基础的杨文浪,开始自产自销羊毛衫,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在销售中,杨文浪发扬军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次在黑龙江销售羊毛衫时,由于外面风雪交加,车子无法开动。为了守信誉,他只好从旅社肩扛羊毛衫袋,步行20多里外的厂家,将羊毛衫送到门,按时完成厂家的生产任务。看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一次销售30多万元的业务,杨文浪感到虽苦犹甜。
1989年,杨文浪创办的中联羊毛衫厂,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走上了正轨。羊毛衫在盐阜人民商场、文峰大世界等盐城三大商场打通了供销渠道,销售业务量急剧上升。
1991年,为方便当地市民购买,他在合德街租房,开设了中联羊毛衫厂经营部。尽管门市窄小,地处偏僻,门面朝北,一到冬天,杨文浪在销售羊毛衫时,手都生冻疮。令杨文浪做梦没想到,羊毛衫销售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由于产品质量好,每天人们排队买羊毛衫,许多人还提前预订,一天销售几百件羊毛衫。杨文浪现在想起那时的销售还是高兴不已。没想到,小门市成了杨文浪发家致富的窗口。
品牌专卖,开创厂家先河
机遇总是眷顾于胆大心细的人。1997年,对杨文浪来说,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在摸年度滚打中,用军人作风抓质量管理,用军人纪律抓产品信誉,用军人奉献意识抓敬业精神,成为鹤乡商海中一名真正的弄潮儿。
当杨文浪在盐城商业大厦惊喜地发现,柜面上专卖海尔曼斯羊毛衫质量好,就和盐城商业大厦的总经理商议:将海尔曼斯羊毛衫带到射阳销售。得到总经理同意,杨文浪带回50件海尔曼斯羊毛衫很快销售一空。有经营之道的杨文浪,看到海尔曼斯羊毛衫有市场前景,想搞专卖店。于是,他找到生产厂家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商谈,没想到“我厂不搞个人专卖”,让杨文浪吃了闭门羹。
在部队练就的勇往直前的品质,杨文浪不顾家人的反对,一个多月后,他又来到生产厂家:“我是当兵的,搞羊毛衫加工并销售,发现贵厂羊毛衫质量好,我愿意为你厂代销售。”杨文浪的一片诚心感动了厂长。厂长说:“我厂羊毛衫还没有给个人经营,但我支持你。”
兵贵神速。射阳振阳街门面房还未竣工,杨文浪就筹集13万元买了1号门市。1998年2月18日,海尔曼斯品牌羊毛衫在射阳设立的第一家专卖店。开创了厂家的先河。
随着销售业务量的增加,海尔曼斯品牌羊毛衫厂家委托杨文浪在盐城发展业务。仅2年,大丰、建湖等6个县都设立了海尔曼斯羊毛衫专卖店。杨文浪在实施品牌战略中,深深懂得,作为一个零售企业,商品力就是竞争力。他从经营海尔曼斯到鄂尔多斯再到报喜鸟,每引进一个品牌,都要经过反复论证。10多年来,他先后重新装修改造柜面10多次,并买下了三个专卖店门市。
37年,杨文浪凭着军人的英雄本色,以诚信经营的理念,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销售额直线上升。年销售额均达600万元以上。从“加工”转为“专卖”,杨文浪实现人生路上的再一次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