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盐城市民政局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全面进入抢险救灾工作状态。及时成立了由局长谷红彬为组长,鞠烨平为副组长的 “救灾工作应急小组”,下设现场救灾组、统筹协调组、宣传报道组、捐赠接收组。23日下午5点,市民政局谷红彬局长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民政同志第一时间赶往受灾严重的地区开展抢险救灾,深入受灾镇、村组开展灾情排查核实工作,全面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准确掌握灾情基础数据。同时,由民政局副局长鞠烨平全面负责救灾捐赠物资的接收和运送工作,为全面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加强24小时应急值班制和灾情报送制,及时掌握灾情的第一手资料。经初始排查了解到,截至6月24日10时,龙卷风灾害共造成阜宁、射阳两县98人死亡,重伤152人,轻伤694人,紧急转移安置27910人。阜宁县倒塌损坏房屋1347户3200间;射阳县倒塌房屋493户1349间,一般损坏房屋396户1068间。2所小学房屋受损,8幢厂房损毁。具体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仍在进一步核查中。
调拨物资,安置灾民
6月23日晚,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巡视员凌航连夜主持召开救灾应急指挥部紧急会议,调集人力物力,全力以赴做好查核灾情、物资调运等工作。阜宁、射阳民政部门从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中,紧急调集矿泉水2300箱,方便面400箱,八宝粥400箱,牛奶200箱送达灾区。6月24日凌晨,省级紧急调拨的首批350顶民政救灾帐篷冒雨运抵灾区,并连夜抓紧搭建。省级紧急调运的帐篷应急灯700盏已经到达受灾现场。另外,协调民政部救灾司紧急从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合肥库调拨1000顶救灾帐篷、2000张折叠床,从湖北库调拨10套应急照明设备。市里也及时调运下拨帐篷60顶、面粉500袋、矿泉水50件、方便面50箱、棉被600床、蜡烛100把,紧急下拨救灾资金80万元。6月24日所有救灾物资已全部运抵灾区。灾情发生后,局机关分20次共派出抢险救灾救援队计100人次,深入硕集、沟墩、板湖、新沟等8个镇,记录灾情、造册统计,安排布置抢险工作、紧急调援救灾物资,一件件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作为市救灾物资集中捐赠点—盐城市社会救助中心,所有干部职工都坚守岗位,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全力组织好捐赠接收和运输物资工作。与此同时,为了加大对受灾地区支持力度,市民政局指导灾区迅速排查危房情况,转移危房里农户,迅速查看分散供养五保户的生活及居住情况,对居住在危房里的五保户立即转移安置,逐组查看受灾情况,检查河道敞口封闭情况。目前,受灾乡镇群众达到了有饭吃、有干净水喝,且情绪稳定,并能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社会治安安定有序。
社救中心,集聚爱心
为加大开展社会捐助的宣传发动力度,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市民政局切实做好宣传工作。6月23日,市民政局快速利用媒体向全市发出救灾捐赠呼吁,在盐城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盐城民政微信群及移动手机短信推送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了市慈善会、阜宁县慈善会、射阳慈善会接收捐赠的账号、接收地点、热线电话和联系人等,引导全市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救灾工作。截止6月26日下午4时,盐城市慈善总会共收到慈善捐款3693.25元,其中市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省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香港泉水叮咚集团捐赠人民币500万元和价值500万元的瓶装水,新洲康资源北京商务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南京市慈善总会捐赠价值100万元的药品,徐州市慈善总会捐赠210.9万元,南通市慈善总会捐赠200万元,常州市政府捐赠200万元,苏州市政府捐赠1000万元,无锡市政府500万元,泰州市政府捐赠200万,连云港市政府捐赠200万元和价值100万元的药品,南京银行盐城分行捐赠20万元,淮安市铁军老兵俱乐部捐赠32万元生活日用品等救灾物资。我市其他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向受灾的阜宁、射阳两县伸出援手,已捐赠了803.37万元和价值40万元的物资。其中,滨海县政府捐赠70万元和价值20万元的物资,盐都区政府捐赠100万元,大丰市政府捐赠120万元和价值20万元的物资,建湖县捐赠120万元,响水县政府捐赠173.37万元,市开发区捐赠220万元。市金融办号召全市金融机构开展救灾募捐,各金融机构合计认捐483.33万元;农发行总行紧急安排6亿元支援灾区重建,重点用于阜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同建整体化;国开行江苏分行主要负责人受总行领导委托与市政府对接,就灾后重建加大对受灾县地方的资金倾斜,增加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此外,省国资委组织12家省属国企认捐2300万元,南京市政府捐赠1000万元,绵竹市政府捐赠100万元。
专款专用、确保规范
灾难面前,为接收好、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社会各界的捐赠款物,及时把爱心送到灾区和受灾群众手中,市民政局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程序,款物一到,立即登记,每个环节力求做到透明、公开,取信于民。
市民政局严格救灾捐赠资金和物资管理制度,坚持专款专用,实行专账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指定专人负责捐赠款物的接待、清点接收、登记、介绍信、证书、开票、统计、协调等工作,并对救灾资金、物资接收使用和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账款相符、账目清楚。二是及时公开接收捐赠情况,提高捐赠款物的透明度。接收款物入账后,市民政局便及时公开捐赠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每天还将接收到的捐款第一时间报告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自觉接受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三是及时汇缴和调运所接收的捐款捐物。24日下午,市民政局组织机关献爱心活动。在盐城市社会救助中心一楼大厅,盐城市民政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排着队伍,纷纷将饱含着心意的捐款放进捐赠箱中。抗灾一线的同志也委托同事,将爱心转达,现场接受捐赠款近9万元。在越来越多的捐款中,我们经常被一些这样的事例感动着:家住盐城市盐都区龙岗镇徐庄村二组的徐国江老人,生活并不富裕,衣着朴素,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 300多元捐赠给灾区。无数爱心企业开着车队送来物资。25日傍晚,一家江苏企业把桌椅、床柜和冰箱、空调、热水器……直接送到了灾情最严重的板湖镇,一家一户送到灾民的家中,“我们是经过评估的,知道现在乡亲们最需要的是灾后重建的物资。”市信访局退休老干部董维明不顾天气炎热,也来到市社会救助中心捐款捐衣捐物。年过花甲的成崇旺老夫妇两人都是退休职工,平时性格开朗热心公益,每次遇到大的灾害他们都会积极捐款捐物,这次阜宁、射阳的灾情也牵动着他们的心,再次伸出援助之手。盐中高一(13)班陈瑾同学品学兼优,听说了灾情,将平时积攒的300元零花钱捐献给受灾群众,民政干部职工利用同学圈、朋友圈积极发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还有来自社会各界许多不留名的热心人,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拳拳爱心,让我们使时时感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温暖心间。
“民生之政,为民之政。”在救灾工作中,盐城民政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果敢担当,全力救灾赈灾,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用无私的爱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用奉献的心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和生活。(市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