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9703”养老服务格局(97%的老年人需要居住在家里并接受社区提供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接受服务),着力建设“五个一”工程(一个省级示范性城市社会福利院、一个政府办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护理院、一个社会办养老护理院、一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一批老年人助餐点),全方位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并在2018年度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中位列苏北苏中第一。
(一)政策推动。2012年以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盐城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土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保险等方面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民政、财政、卫健、建设等部门制定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发展、适老住区建设等政策制度,为发展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支撑。近三年,省、市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达4.43亿元,其中省财政三年累计安排我市养老服务资金3.6亿元,市级财政2016、2017两年累计安排公共预算1000万,市级福彩公益金三年累计安排资金7300万元用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养老项目建设和为老服务补助,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广大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示范推动。我市在不断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投资1.5亿元,扩建服务用房面积34000多平米,2017年9月投入使用。实施农村敬老院“三有三能六达标”改建工程,即每个房间或每个套间内有能正常使用的卫生间、有保暖降温设备、有电视机,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我市所有敬老院硬件建设均达到了省定星级标准(一星级75家、二星级31家、三星级21家),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水平、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工资待遇符合省定标准,农村敬老院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提升,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社会推动。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政策制度,出台了《盐城市区政府购买与补助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社会力量建设与运营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补助、运营补贴标准和具体操作办法,推动社会力量成为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主体,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起社会资本。亭湖区盐东镇千鹤湾生态康养小城已建成养老床位近1000张,该企业正在开拓长三角旅居养老服务市场,每天接待外地旅居老人300人以上;射阳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射阳县养老服务中心争取了国家开发资金,投资达2.8亿,新建床位12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00张,去年6月投入运营;大丰区大中福利院由本地民营企业家创办,占地20亩,投入资金4200万,建成床位420张。社会力量正逐步进入我市养老服务领域。
(四)创新推动。近年来,我市努力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机制,让创新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新动能。一是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补充作用。我市探索实施了民生养老“三项保险”(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机构综合保险、特困老人失能失智护理保险),得到省民政厅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二是探索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新机制。将公办养老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购买服务、补贴运营等方式,支持专业的社会组织运营公办养老机构。阜宁县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后,集中收养全县失能五保老人,有效提升失能五保老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民政部和原省长石泰峰同志的充分肯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响水县、阜宁县、盐都区、亭湖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家城市社会福利院和阜宁县东沟镇、射阳县新坍镇两家农村敬老院实现了公建民营,运营效果及社会反响较好。三是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敬老院在保障农村特困对象和重点人群供养的基础上,逐步面向社会老人开放,全市所有农村敬老院均挂牌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五)医养推动。一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一体化服务。全市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毗邻建设,一体化建设约占10%。大丰区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惠及全体老年人。二是推动镇街卫生院与农村敬老院联合经营、联合管理、联合发展。滨海县乡镇卫生院在敬老院内设医务室,并派出专职医护人员驻点服务。全市所有敬老院均与镇街卫生院签订医疗服务合约,为集中供养农村特困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三是推动医疗机构开设养老床位,鼓励有能力的民办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护理床位。全市现有16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取得了医疗执业许可证,有100家养老机构实现了医保刷卡。射阳、阜宁、滨海、亭湖、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县(区)建立了医养结合型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护理院。
(六)质量推动。一是开展养老院质量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起,我市根据部、省统一部署,联合卫健、消防、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安全隐患,全市共关停7家养老机构,取缔3家违法经营养老机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盐都区社会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协会开展的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考核中,评分位列全省前列。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民政部在我市设立的省内首家“王亚养老护理大师工作室”,为全市免费培训4100余名养老护理员。
(七)市场推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市场+、互联网+、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让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引进专业养老社会组织或企业,依托社区开展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各县(市、区)都积极引进省内外大型品牌连锁养老服务企业,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广大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射阳、亭湖、盐都、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功运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群占比达到13%,超过了省定标准2个百分点。